本文目录一览:
- 1、p2p算不算非法集资
- 2、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 3、十三五规划
- 4、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
p2p算不算非法集资
法律主观:是的。P2P非法集资是指利用P2P平台,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进行非法集资行为,多触犯 集资诈骗罪 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正规的P2P平台不属于非法集资。但有些操作不规范的平台,资金不托管,运用资金池模式,一边用假项目,或者包装成理财产品,圈占资金,然后挪用资金做其他项目,确实存在非法集资的嫌疑。这是监管政策“四条红线”所明令禁止的,也是投资人一定要避开的。
法律分析:2p理财一般不算非法集资。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平台合法正规,不存在非法目的的理财不属于非法集资。利用p2p理财进行非法集资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2p理财不全是非法集资,只要是属于正规的P2P理财平台,就不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指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 利滚利后支付的总借款额,也不得超过期初借款本金与其 24% 年利率的总额,即不得以利滚利的手段变相进行高利贷。
2、校园贷涉及的犯罪 放款人可能涉及的罪名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根据诈骗金额不等,刑期为三年以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3、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十三五规划
1、十三五规划是2016年-2020年。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三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6--2020年。
2、2016年至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三五”规划。 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需由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并报国务院审批。
3、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3年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长期规划,每五年规划一次,每次规划五年期,简称五年计划,在2006年起改称为五年规划。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已通过。
4、十三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进行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设定远景目标和方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
配资属于非法经营罪吗配资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需要界定两个要素:(一)股票配资是否属于证券业务;(二)是否经过证监会的批准。
系统性风险,在以1至10倍甚至更高杠杆配资的情况下,一旦因市场下跌导致损失,极易引起心理情绪波动,引发恐慌性抛售行为,造成市场剧烈波动。非法经营罪如何认定?本罪的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
根据最高法的意见,目前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互联网和民间股票配资合同无效,严重的民间配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若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获得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开展证券、期货、保险等产业的非法经营活动,亦或是从事违反银行业管理规定的非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那么此类行为都将被判定为扰乱正常市场运行的非法经营行为,并且可能会面临国家所实施的相对应的严厉刑事制裁措施。
不合法。根据查询法律法规得知,所有券商、期货公司、民间机构所进行的场外配资都属于非法经营罪。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监管局并没有相应的经营范围为“配资”字样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家公司的营业执照上,你都找不到“配资”字样。只要没有这个字样,还去经营配资的,那就属于非法经营罪。
对于股票配资立案标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违法行为的存在:首先需要证明配资方存在违法行为,如未经许可非法经营证券业务、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等。这可以通过调取相关证据、收集配资方的违法证据来实现。损失的存在与因果关系:投资者需要证明因配资方的违法行为导致自己遭受经济损失。